Skip to content

2024 年终总结

Posted on:2024.12.31

今年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报告相较于去年晚了一周才发布,这多出来的一周时间并不能让我通过单曲循环的方式提升某首歌的最终权重,就像小破站的年度总结在 2024 年无论是以农历还是以公历的角度解读都尚未完结的前提下,便给我提前授予了 2024 全勤奖 (如果实验室也能采用同样的方式考勤我会很开心)。时间窗口的左右端点是人为划分的,在这个时间窗口下某件事的意义也是人为定义的。仰仗 UGC 的 APP 会在公历年末通过发布年度报告的方式培养用户粘性,在可能或短或长的时间里,用户数据在不知何处的机房内,通过不知哪些大数据组件进行清洗、变换、赋魅。于是就有了你专属的年度关键词、看看你的春夏秋冬、寻找你的年度挚爱此类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尽管需要承认,在维度单一的指标上,例如计时器或计数器,以年或季度作为单位,某些 Top K,Aggregation 还颇有些样子。但其他所谓的叙事却经不起推敲🤔

例如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午是我听歌的活跃时段,抛开 data bias 的可能性,我感觉像是某些 GenAI 在重演我今年的 18721 min 听歌时间,之后输出了一个在算法意义上与我最拟合的人格。正因如此,我对今年的年度报告略有不满,但也不至于到责难同行 (maybe) 的程度。如果年度报告真能与我的预期分毫不差,那我反而可能会怀疑 APP 在后台通过某种方式窥探了我的生活,而恐惧似有读心术看透了我这个人。若未来的进程终会走向 Alpha World Line 的反乌托邦世界,予我此时从满溢的🧠中回顾这一年,以期重建部分难以解读的意义。

TOC

Open TOC

形而上的 drowner

今年总算补齐了 ACGN (狭义) 的最后几片拼图:

笑点解析:这部分的小标题启发于命运石之门动画 ep13 的标题和日轻夏に溺れる。metaphysics 即形而上,指代一种抽象无形缥缈的感觉,这里本意不是掺和哲学相关的概念;drowner 即溺死者,指代一种无可救药命数既定的状态。连在一起就是某种 (即将) 溺死在虚无的现象。

构成这块拼图的还有两个重要的元素,插画和音乐。

单从同人作品的角度,插画就可以覆盖 ACGN 各个领域,抛开同人不谈,Animation/Comic/Game 的一部分本身就可以认为是视觉艺术,特写作画、人物立绘等,Novel 同样会有彩页插画,例如日轻こちら、終末停滞委員会。的插图就是由我很喜欢的一位插画家 ogipote 负责的,今年我还收了其作品集的实体,只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人肉 RTX 光线追踪;有趣的是,里界也存在这种惊人作画精度的作品 (大雾

音乐则主要体现在 Animation 和 Game 的 op/ed/ost,从 singer 出发又可以外延到 JPOP,例如最近ヨルシカ的新曲地动的 ed2,其中某一句歌词让我很受触动,虽然不知道这种触动能持续多久,我也暂且偷过来用作本文的 description。对 singer 虚实的讨论又可以牵扯到术圈,这里不详细讨论。今年有两首歌曲我觉得很相像,形式上都是虚实对唱的抒情曲,内核上都表达了千疮百孔的二人互诉衷肠,一首是 Ado 和初音对唱的樱日和与时间机器:

另一首是 25-ji, Nightcord de. 和 MEIKO 对唱的心醉余花:

音游就更不必多说了,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今年见证了 DEEMO II 的国服出生,然后在 Arcaea 6.0 更新之际被哀寂的立绘吸引重新入坑,以及陪跑 Dynamix 十年的活动曲目落幕,最后的活动曲 Cosmic Pulse 恰如其名,之后下一个十年我们在宇宙相见吧。音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极限运动,抛开天赋不谈,想要触及自己的极限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然而作为音游老人,我很明显感觉耐力和反应速度已经过了巅峰期,受限于体力,一次性也推不了多少 pc,似乎也只能在寂若死灰中屈服。

记得一两年前某天晚上睡不着,下半夜四更从床上爬起来在草稿纸上乱写乱画,那时我主要在逛 V 圈,索性把脑海里能记住的 VUP 全部写了下来,然后两两之间寻找关联尝试聚类,再由某些弱关联串到其他文娱领域,最终人肉绘制了一张当时我所理解的いせかい的全貌。现在我仍然在做这件事情,单拎出来一部动画、一张插画、一首歌曲,其内涵是有界的,所指是渺小的。正因有界而接近独立,渺小而接近虚无,所以需要尝试建立 conn,这是认识建构いせかい的过程。

另一方面,我有时会想,如果一五一十的写下我所钟爱的事物,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or 显于色,在有限的步骤内,是否存在某一时刻可以完全区分出我这一个人,就像 Akinator 灯神能够通过有限的问题推断出我所想的是谁。如果答案为 true,那么仅凭这一串 statement/QA,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检索到我,这像是某种意义上的 embedding。根据 Johnson-Lindenstrauss 引理,能在空间中塞进几乎垂直的向量数量,随维度增加而指数增长。这是否意味着在更高的维度中,一个人的记忆与经历,可以通过具有极高信息熵的某种形式来唯一指代描述。这有点类似命运石之门中人脑内记忆的信息压缩的设定,不过既然是想定科学,也没有必要细究可行性,只当作思维体操罢了。

说回命运石之门,恰逢原作游戏在 Steam 上打折,今年 Q4 成功挤出时间无剧透的体验完了其完整的主线,简单评价:一封献给理科生的情书。考虑到其他描述或多或少都会导致剧透,因此不继续展开。对于浮生忙碌难有空闲的人,效率最高的鉴赏方式是直接按顺序观看命运石之门动画即可,或可以配合某物理学博士开源的解读论文食用。

最后贴一张 Bangumi 年鉴,原谅我只展示了部分内容:

SO-CALLED 10x programmer

之前在某乎上刷到关于 10x programmer 的描述,一个 10x 程序员可以完成普通程序员十倍的工作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篇文章的作者自称自己只能是 10x programmer,这种对自身技术的自信和敢于承担责任的魄力,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仿佛有无限的精力和热忱,或是异于常人的机敏和灵感,不管驱动他们的是深邃的利益还是单纯的爱好。但是,我不是或许也不想成为所谓的 10x programmer,原因可能是形而上的旋涡和去责任化的隐喻。

今年 Q3 鼓捣了一通串流方案,随着 Q4 一些新设备的强势加入,串流拓扑图发生了一些变化:

待串流方案收敛后,我尝试思考这种方案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有足够的 money 一步到位覆盖某些特定场景,例如 MacBook Pro 顶配,的确没有必要在各个维度反复权衡各种 trade-off,类比需要砸钱的闭源方案不透明但简洁,需要倒腾的开源方案可控但粗粝。Q3 提及了 Whisper + AudioRelay 的麦克风串流方案,应用之一便是在英语课上实时翻译听力材料,然后我发现了各家 Android OS 上的实时字幕功能… 我可能只是单纯在这个过程中某一时刻心生欢愉。

今年在 IoTDB 和 HugeGraph 度过了难忘的一年,也是边际效应肉眼可见明显的一年。海量吸入传统 infra 的尾气,前面几口还算带劲,后面就有点水土不服了。de 不完的 bug 是真的,总是想不到的边界场景是真的,全组 on call 是真的,对后来者没啥钱途也是真的。尽管有点危言耸听,我感觉我的精神状态还算稳定,该摸鱼时就摸鱼,心态崩了就开摆,因为我不直接承担责任,也没有必要压力自己,不过偶尔也会自己 PUA 自己,算是九年义务教育时期培养的老毛病了。

今年 Q4 还和舍友参加了 Talent Plan TinyKV 开发,我深知我现在内驱的能量绝对不足以支撑我独立完成这个项目,但是机会难得,最终也欣然参加了。这期间深刻感知到了自己与所谓 talent 的差距,所谓拼尽全力无法战胜,我现在的问题是无法拼尽全力。外界环境的 noise 实在太多,在期末周和日常 tasks 的围堵下,频繁切换 contexts 的我几乎失去了深度求索的品质。虽然最终的结果难以令人不满,但我感觉这一切仿佛路径依赖的 hallucination,不太真切。

T 大的教学质量接近于南软,指大部分课老师和同学都心照不宣的做好自己的角色,当然也有少部分课的质量极高,例如🐉的 DL。令人感慨的是,即使如 DL 极高质量的原创课程作业,在极其紧凑的时间安排下,我也最终很大程度上借助了 LLM 思维链的力量来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的角色是 agent,即 parse 数学公式,转换为模型可以接收的 plain text;copy-and-paste 结果实际运行并反馈。经 OpenAI o1 实测,不需要付出任何额外思考,仅单纯上述流程就可以解决 90% 以上的问题。DL 的课程作业已经被 DL 自己干掉了,并且未来只会更加没有悬念,其他的课程作业就更不必说了。

如果我未来的人生注定要 intertwine with program,在不考虑现实压力的空想下,我希望 program 最多只能作为消遣的手段,类似魔方、拼图、数独之类的智力游戏,算是提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吧。玩一些有趣的东西,例如在静态类型语言下做一做类型体操;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例如搭一搭压制工具链,或者做一些整合包降低门槛,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

💰白昼梦

前几天我浏览某东的今年年度账单时笑出了声:

印象中我在某东一般只会进行大额消费,不过即使是大额消费也不至于逡巡到这种程度,如果这里的详情页指的是最终消费商品的详情页。今年我所进行的大额消费主要是电子产品,也许和很多人一样,每一笔消费的达成都需要强烈的动机和充分的调研。动机无非就是有点闲钱馋了,没什么好说的。调研的话,以📱为例,这是 Q2 中期我对安卓阵营 3~4K 价位产品的简单调研:

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产品是自己满意的,考虑到父母的📱也到了置换的时间了,索性先给他们换了新,自己则等年底处理器换代那一波新机潮。

既然是网购,自然需要录制开箱视频,其实主要是想记录一下父母的反应。我的父母对于📱大概也就是停留在会用的程度,因此新机的 setup、数据的 migration 还是我来做的。对于新📱的体验,他们的评价一般是使用很流畅、屏幕很亮、拍照很清晰之类的,那种欣喜感我是能感受到的。

但我却感觉自己有点过于得意了,毕竟是使用自己的💰改善父母的日常体验。稳定的关系性在不常见的💰流动方向下是否还能保持,💰是否会催生出理所当然的异质情感,这是白昼梦的第一层。

在第一次企业实习后,我基本上保持着经济独立的状态,这让我对收支逐渐变的敏感。在 T 大的这几个月,我的生活开销基本维持在一个低水位,所以波动主要还是体现在大额消费。在 Q3 后期国补悄然到来,借着这股东风,某多的电子产品市场价格有了可以挤的水分,我也进行了各个移动设备的换新,指机革的笔记本、iPad mini (A17 Pro) 和小米 15。

这里不得不提机革的产品,64 GiB + 2 TiB + 4070 Max-Q < 8K 代价是什么呢,是驱动。对于 Windows,网卡、蓝卡、集显、独显驱动统统没有,需要在官网下载,有些还需要手动在设备管理器里面添加;对于 Linux,安装了独显驱动后才好调节屏幕亮度;BIOS 中切换双系统还需要在 UEFI Hard Disk Drive BBS Priorities 二级菜单中调节。『舍友都在打游戏,机革机主在研究电脑构成』这句话不是谎言。

在某些时候,我会无意识的尝试记住一些商品的史低价格,这里的史低是可以在某一时刻通过稳定的方式复现。问题在于,我怎么知道在此时商品的价格就是史低呢,如果我现在购买了,之后会被背刺吗;如果我现在不购买,之后是不是永远看不到这样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了。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一般而言,电子产品 (🍎需要单独考虑) 由于迭代速度很快,贬值速度快几乎是必然的,其他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归根结底,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身为脱产者,通过牺牲时间成本换取亦真亦假的信息,竭力达成购物决策的合理性,这是白昼梦的第二层。

FIN

delayed downer (此处非指代义) 通常会有一种焦躁不安感,这句话可不是乱说的,是有现实的案例背书的。焦躁感的来源,或许是思考在 Way to AGI 的过载信息中如何保持真我。这里举两个例子,Q4 发布的 OpenAI o3 在 Codeforces 中与顶级人类程序员不相上下;前不久的 DeepSeek-R1 又让近似 OpenAI o1 级别的推理模型 available for 所有人使用。o3 还用不到先不谈,DeepSeek-R1 的出现着实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恐慌,我在试用后的第一想法是,这东西用来写高考语文作文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其中的某些句子可以毫不夸张的作为素材积累使用。在我高中时,班级里面总有些同学擅长使用骈文写一些意义不明的文字,现在我很庆幸他们生在了前 GPT 时代,因为可以不用被质疑是否是 AI 生成的,没有顾忌的挥斥方遒。

另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是,在后 GPT 时代教育的形式和意义。理论上如今的 LLM 水平在选拔性考试中已经可以击败沉默的大多数了,假使高中生们在课余时间逐渐接触了这个真相,他们的心态会有怎么样的变化,他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手段会不会 handshake with LLM,我已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了。

我曾做过很多次这样的梦,在梦里我陷入了高中刷题考试的无尽循环,有时候我会意识到这是个梦,有时候则不会,但无一例外,那时的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和痛苦,似乎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即使在现实的清醒状态下,我也尽可能不去回忆那时候发生的事情,仿佛大学前的记忆被 encode 进了一个状态变量中,只有在梦中偶然会不自觉的 decode。关于同一性有一种悖论被称为忒修斯之船,其探讨的问题例如:人体细胞大约 7 年更换一遍,那么 7 年后,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我现在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在某个瞬间,我想把我刚才写出的混乱无序的文字喂给 DeepSeek-R1,让它来解读或是仿写,但是最终放弃了。我不担心我的胡言乱语作为语料污染 LLM,只是害怕 LLM 真能输出一个与我类似的人格。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对这不确定的未来寄予期望呢,我等待着 2025 年的回答。

The universe has a beginning, but no end. — Infinity.

Stars, too, have their own beginnings, but their own power results in their destruction. — Finite.

It is those who possess wisdom who are the greatest fools. History has shown us this.

You could say that this is the final warning from God to those who resist.